欢迎光临常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常大主页|ENGLISH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丁建宁

   发布时间: 2022-11-01    已浏览: 9377

丁建宁,男,1966年3月生,江苏丹徒人,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常州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2001年清华大学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毕业,获工学博士学位。1986年至1988年镇江市京口区人民政府科员;1991年至2007年江苏大学,历任微米纳米科学技术中心主任、科技处副处长、科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2002年至2003年香港城市大学机械制造与管理工程系研究员; 2007年7月任江苏工业学院党委常委、副院长;2010年7月任常州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曾先后获2003年“镇江市十大杰出青年”、“新长征突击手标兵”、2003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2004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005年江苏省第九届青年科技奖、2006年“江苏省十大杰出青年”提名奖、2007年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11年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12年常州市产学研合作贡献奖、2012年《科学中国人》年度人物、2013年江苏省“333”工程一层次中青年首席科学家、2013年全国石油和化工优秀科技工作者、2014年常州市第六届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等荣誉。丁建宁教授长期从事微米纳米科学技术、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研究,截至2015年,主持863计划、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等课题30余项,在Science、Advanced Materials等刊物上发表论文479篇,其中SCI收录203篇,出版著作5部,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5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9项。为中国能源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微/纳器件与系统技术分会常务理事、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摩擦学分会常务理事、中国高等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江苏省摩擦学学会副主任委员、江南石墨烯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储能材料与器件产业化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Sensors & Transducers Journal》、《摩擦学学报》和《friction》等学术刊物编委。江苏省低维材料微纳器件与系统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江苏省太阳能电池材料与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江苏省2011光伏科学与工程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江苏省光伏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点主任、江苏省新能源材料与技术优势学科负责人。

  负责学科建设、研究生教育、图书、档案工作。

  联系学科建设办公室、研究生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图书馆、档案馆,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学习工作经历

2001年取得清华大学工学博士学位,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

曾为江苏大学微/纳米科学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机械电子工程博士点学科带头人,香港城市大学机械工程系研究员。指导博士生获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和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特等奖。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江苏省333”工程一层次中青年首席科学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科技部十二五”863计划新型太阳能电池中试及前沿技术研究主题项目总体专家组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工程材料学部机械学科会评特邀评委、面向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光伏材料与器件产业化制造技术负责人、江苏省2011光伏科学与工程协同创新中心负责人、江苏省低维材料微纳器件与系统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江苏省太阳能电池材料与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科学中国人》2012年度人物。

 

主要研究方向

微纳器件及系统设计与制造基础、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及装备、摩擦学

 

主要学术成果

主持973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国防基础研究计划等课题30余项;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SCI收录100余篇、EI收录160余篇;出版著作4部;国家发明授权专利20余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9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

Ø        代表性论文

1) Tribological behaviors of lubricants modified nano-porous anodic alumina film. Tribol. Lett., 2013, 49, 431–437.

2) The influence of surface treatment on dye-sensitized solar cells based on TiO2 nanofibers. Materials Letters 97 (2013) 74–77

3) Morphology Controlled Synthesis of ZnO Nanostructures on Different Substrates. Current Nanoscience, 2013, 9, 341-345

4) Photodeposition of Ag2S on TiO2 nanorod arrays for quantum dot-sensitized solar cells Nanoscale Research Letters 2013, 8:10 (7 pages)

5) The influence of anatase-rutile mixed phase and ZnO blocking layer on dye-sensitized solar cells based on TiO2 nanofiber photoanodes. Nanoscale Research Letters 2013, 8:9.

6) Composition and misfit strain dependence of electrocaloric effect of Pb1-xSrxTiO3 thin films, Chinese Physics B, 22, 017701 (2013).

7) The influence of temperature, time and concentration on the dispersion of reduced graphene oxide prepared by hydrothermal reduction. Diamond & Related Materials 21 (2012) 11–15.

8) Investigations into the impact of various substrates and ZnO ultra thin seed layers prepared by atomic layer deposition on growth of ZnO nanowire array. Nanoscale Research Letters 2012, 7:368.

9) Reduction of nanoparticle deposition during fabrication of porous anodic alumina. Thin Solid Films 520 (2012) 4321–4325.

10) High conductive ethylene vinyl acetate composites filled with reduced graphene oxide and polyaniline. Composites: Part A 43 (2012) 2183–2188

11) The influence of substrate on the adhesion behaviors of atomic layer deposited aluminum oxide films. Surface & Coatings Technology 205 (2011) 2846–2851.

12) Thermal Driving Fast Fabrication of Porous Anodic Alumina. Journal of The Electrochemical Society, (2011) 158 (12) C410-C415.

13) The relationship of etching behavior and crystal orientation of aluminum doped zinc oxide films. Applied Surface Science 257 (2010) 1420-1424.

 

Ø        发明专利

1) 一种纳米晶/非晶硅两相薄膜太阳电池的制备方法, 发明专利号ZL200810235538.5

2) 纳米硅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的制备方法,发明专利号ZL200810234284.52

3) 纳米硅薄膜三叠层太阳电池及其制备方法,发明专利号 ZL200910031173.9

4) 一种共极性薄膜太阳电池的制备方法,ZL 200910213029.7

5) 扫描探针相变存储方法及其装置,ZL200410066138.8

6) 带有电荷埋层的太阳电池的制备方法,ZL201010213229.5

7) 一种异质结太阳电池及其制备方法,ZL201010213233.1

8) 球型薄膜太阳电池和制备方法及基于该电池的空间排列组,ZL201010187584.x

9) 一种纳米硅量子点的制备方法及在薄膜太阳电池中的应用,ZL201010187573.1

10) 一种新型结构的薄膜太阳电池,ZL201010194951.9

11) 一种超高速制备高度有序多孔阳极氧化铝膜的方法,ZL200910183590.5

12)一种用于微机电系统低载荷工况的多层薄膜及其制备方法,ZL 200910263065.4

13) 纳米硅薄膜四岛--膜传感器芯片及其制备方法  ZL 201010243854.4

14) 一种纳米硅薄膜电致发光显示单元, ZL 200910232924.3

15) 纳米硅/单晶硅异质结径向纳米线太阳电池及制备方法 ZL201110032963.6

16) 一种石墨烯/水性聚氨酯导电复合材料制备方法 ZL201010613387.x

17) 氮化铜薄膜、氮化铜/铜以及铜二维有序阵列的制备方法ZL201010228989.3

18) 一种复合光阳极及其制备方法 ZL201110210556.X

19) 一种硅基纳米线太阳电池的制备方法ZL201110033027.7

20) 一种三维光子晶体的的制备方法  ZL201110441138.1

21) 一种势垒型硅基薄膜半叠层太阳电池 ZL201110065836.6

 

Ø        主持项目

面向下一代超薄光伏组件非传统加工装备设计与制造基础,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2014-2018

硅基纳米线太阳电池的研制,科技部863项目,2012-2014

面向新能源装备的设计与制造基础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3-2013

非接触表面摩擦若干关键问题理论与实验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009-2011

多晶硅生产过程氯氢化关键加热系统开发及产业化,江苏省成果转化基金项目,2009-2011

纳米硅薄膜叠层太阳能电池工艺优化和产业化研究.,江苏省科技支撑项目, 2008-2010

 

社会兼职

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理事、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微/纳器件与系统技术分会常务理事、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摩擦学分会委员、江苏省摩擦学学会副主任委员、江南石墨烯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储能材料与器件产业化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技术委员会副主任。《Sensors & Transducers Journal》、《摩擦学学报》和《friction》等学术刊物编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