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在第七届中国大学生材料热处理创新创业大赛中再获佳绩 |
卢阳阳/文,徐烨玲/摄 发布时间: 2021-10-13 已浏览: 584 次 |
9月26日,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教育部高等学校材料类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机械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和教育部高等学校工业工程类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热处理分会和合肥工业大学共同承办的第七届中国大学生材料热处理创新创业总决赛在安徽合肥落下帷幕。经过六月的初赛、七月下旬的线上分组赛和线上总决赛三轮比拼,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卢阳阳等同学的作品《高耐磨耐蚀性离子氮碳氧三元共渗创新技术》(胡静、刘细良指导)荣获一等奖;麻恒等同学的作品《创新硼氮离子复合渗技术》(胡静、蔡震宇指导)荣获二等奖;姚立波等同学的作品《退火对低温轧制-深冷处理的纳米结构316L不锈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魏伟、安旭龙指导)荣获三等奖。 本次大赛共有来自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东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中国石油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常州大学等110多所高校的376件作品参加,通过初赛和分组赛的考验,《高耐磨耐蚀性离子氮碳氧三元共渗创新技术》、《创新硼氮离子复合渗技术》表现优异,入围总决赛,再经过抽签选定决赛命题,角逐比拼。师生团队用了一周时间围绕命题重新制作PPT、打磨讲稿、准备答辩,最后成功在77项总决赛入围作品中斩获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一项。获得一等奖的卢阳阳表示,总决赛要求在短时间内按照命题完成PPT讲稿和问辩题库的准备,压力很大,但团队师生齐心协力、沉着应对,最终取得不错的成绩。 中国大学生材料热处理创新创业大赛是一项面向全国高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及相关专业在校生的竞赛活动,旨在为大学生提供一个展示学校、专业、团队材料热处理理论和创新创业成果的平台,激发大学生对热处理基础理论学习与实践的热情,为新材料与高端装备制造业发现、培养和储备材料热处理方面的卓越人才。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高度重视,多次组织模拟答辩,并布置线上比赛场地、参赛服装定制等后勤保障工作,为比赛取得佳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等奖作品《高耐磨耐蚀性离子氮碳氧三元共渗创新技术》进行总决赛线上答辩 入围总决赛团队师生赛前合影 |
Copyright © 2004-2017 常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地址: 江苏省常州市科教城常州大学武进校区东区材料楼Tel:0519-86330095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与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