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 材料学院同步辐射系列学术报告(预告) |
发布时间: 2023-06-06 已浏览: 245 次 |
主题一:同步辐射技术及中能线原位应用 报告人:胡永峰中石化(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同步辐射首席专家
报告摘要: 同步辐射强度高、覆盖的频谱范围广,可以任意选择所需要的波长且连续可调,因此成为科学研究的一种新光源。同步辐射测量作为一种元素分辨、表界面灵敏、有时间序列结构的电子结构研究手段,在能源催化领域有着越来越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报告将介绍同步辐射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技术。报告还将介绍基于中能线站在液相催化和能源材料的XAS原位研究,以及中石化在上海光源建设的光束线站项目。 报告人简介: 胡永峰,中石化(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同步辐射首席专家,加拿大萨斯卡切温大学客座教授。1988年本科毕业于山东大学化学系,1996年获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博士学位,先后在美国普林斯顿等著名学校从事博士后研究。在美国和加拿大光源工作近30年,负责建设并运行了三条光束线(SGM,PGM, SXRMB)和多个线站终端,成功将其应用于能源、环境、催化等领域的材料、物质、反应的功能机制与反应机理的探测与表征,在国际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近500篇。自2020年起为中石化在上海光源建设三条工业应用的光束线。
主题二:原位光谱探究小分子电催化转化机理及应用 报告人:李俊副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变革性分子前沿科学中心
报告摘要:开发高效电催化剂和电催化系统对可再生能源的应用变得尤为重要。为推进电催化效率的突破及技术工业化,表征工况下电催化材料的结构及其反应性关系是关键。基于先进同步辐射X射线光谱技术,我们开发了工况下原位电化学X射线光谱测试平台[1],可控调控了电催化材料的电子结构[2],明晰了催化剂构效关系及催化反应机理[3,4],实现了小分子高效电催化转化[5]。在本次报告中,我将借助多模态原位光谱技术,以铜基纳米材料结构的设计、合成及优化来举例说明。研究工作致力于推进利用可再生电力,实现电催化二氧化碳/一氧化碳还原制备碳中性燃料与化学品的工业化进程,减少人类对碳基化石燃料能源的过度依赖。 参考文献: [1] Li, J.; Che, F.; Pang, Y.; Zou, C.; et al; Nat. Commun. 2018, 9: 4614. [2] Li, J.; Ozden, A.; Wan, M.; et al; Nat. Commun. 2021, 12: 2808. [3] Li, J.; Xu, A.; Li, F.; et al; Nat. Commun. 2020, 11: 3685. [4] Li, J.; Wang, Z.; McCallum, C.; et al; Nat. Catal. 2019, 2: 1124. [5] Ozden, A.; Li, J.; Kandambeth, S.; et al; Nat. Energy 2023, 8: 179.
报告人简介: 李俊,2012年本科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博士毕业于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2017-2021年期间先后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和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进行博士后研究。2021年先后入选国家和上海市海外高层次人才计划,并入职上海交通大学变革性分子前沿科学中心,任副教授(PI)、博士生导师。课题组致力于原位光谱探究小分子电催化转化机理及应用的研究,包括开发原位光谱电化学表征方法与技术,构建小分子催化与合成及碳捕获利用体系,实现全电池催化系统集成及工程放大测试。近年来,以第一(含共一)/通讯作者身份,在Nature(一篇)、Nature Catalysis(三篇)、Nature Energy(一篇)、Nature Communications(四篇)等国际高水平期刊发表论文21篇,共合作发表论文70余篇,论文总引用7000余次(谷歌学术)。荣获第39届真空紫外和X射线物理国际会议学生奖、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加拿大班廷博士后奖学金、欧盟玛丽居里学者基金、小米学者等奖项。
主题三:近常压X射线谱学在能源催化中的应用 报告人:章辉 副研究员(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报告摘要: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近常压X射线谱学(包括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X射线吸收谱)在研究能源和催化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为了进一步扩展近常压X射线谱学在复杂的原位环境中的应用,我们在近常压X射线光电子能谱系统的基础上发展了近常压共振X射线俄歇谱学方法,并用其进一步探索催化过程中的气固和液固界面。本文中,我们介绍了在上海同步辐射光源BL02B01实验站上升级发展了各类方法学,包括各种原位条件下的光电子能谱、X射线吸收谱、二维共振俄歇光谱(AP-mRAS)以及功函数的测量。多模式综合的探测方法可以帮助进一步研究在实际操作条件下气固和液固复杂界面的电子结构。我们在此介绍了在近常压氧气环境中Cu(111)的原位氧化和Pt单晶的氧气吸附结果,作为多种模式方法结合的能力证明。总之,解析近常压X射线谱学结果可为了解催化剂表面分子间化学键合和轨道杂化的演变提供重要信息。
报告人简介: 章辉,副研究员,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信息功能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2016年于苏州大学取得工学博士学位,博士期间曾先后赴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ALS先进光源和加拿大Western University访问交流。目前担任上海光源ME2-APXPS近常压光电子能谱实验站负责人,并长期致力于同步辐射原位X射线谱学方法开发及在能源催化中的应用研究。已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11篇),申请中国发明专利4件(已授权2件)。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和上海市青年科技英才扬帆计划,参与多项国家级项目。 |
Copyright © 2004-2017 常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地址: 江苏省常州市科教城常州大学武进校区东区材料楼Tel:0519-86330095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与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