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卫国教授团队王亚飞等人在《Adv. Mater.》发表电致发光重要成果 |
发布时间: 2025-04-03 已浏览: 10 次 |
热活化延迟荧光(TADF)材料被引入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领域以来,因其无需重金属即可实现100%的理论内量子效率备受关注。相比于小分子,TADF聚合物具有天然的可溶液加工特性,可以有效降低OLED制备成本。然而,传统TADF聚合物因分子骨架中给受体结构的扭曲振动和共轭效应,普遍存在发射光谱较宽(半峰宽FWHM达70-120 nm)的问题,严重制约了其在超高清显示领域的应用。在热活化延迟荧光(TADF)聚合物中实现高效和窄带发射仍然是一项艰巨的挑战。 常州大学王亚飞教授团队联合北京化工大学任忠杰教授团队、韩国成均馆大学Jun Yeob Lee教授团队,提出了一种基于硅-碳σ键饱和间隔基的创新分子设计策略。研究团队在多谐振(MR-TADF)发光单元与聚咔唑主链之间引入三维刚性结构的四芳基硅烷(TPS)间隔基,成功制备出兼具窄带发射与高效率的TADF聚合物PSi系列(PSi1、PSi3、PSi6)。在甲苯溶液中,所有聚合物均显示窄带发射,半峰宽(FWHM)值为28-30 nm。由于高效的反向系统间窜越过程,聚合物PSi3在掺杂薄膜中具有最高的光致发光量子产率,达到97%。基于PSi3的溶液处理器件表现出最佳性能,最大外部量子效率(EQEmax)为28.8%,FWHM为42 nm。通过使用TADF分子5Cz-TRZ作为敏化剂,实现了EQEmax为30.2 %的器件性能,在迄今为止报道的MR-TADF聚合物中处于第一梯队。这项工作通过控制MR-TADF发光单元和聚合物主链之间的σ键饱和间隔基,为获得高效和窄带发射的TADF聚合物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策略。 相关研究成果以题为《Narrowband Emissive Solution-Processed Polymer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with External Quantum Efficiency Above 30%》发表于Advanced Materials,https://doi.org/10.1002/adma.202502180,常州大学华磊博士为第一作者,常州大学王亚飞教授、北京化工大学任忠杰教授及韩国成均馆大学Jun Yeob Lee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
【碳-硅σ键策略构筑窄带聚合物TADF材料】 图1. (a) 已报道的窄带发射聚合物的设计策略;(b) 该工作的聚合物设计策略:基于嵌入硅-碳σ键饱和间隔基的部分共轭主链聚合物。 论文链接:https://advanced.onlinelibrary.wiley.com/doi/full/10.1002/adma.202502180 常州大学朱卫国教授团队介绍:http://zwg.cczu.edu.cn/ 一审/朱梦冰 二审/熊慧琴 三审/王亚飞 |
Copyright © 2004-2017 常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地址: 江苏省常州市科教城常州大学武进校区东区材料楼Tel:0519-86330095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与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