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地芯链 共育未来 ——南通市集成电路产业科技镇长团来校对接人才培养和产学研合作 |
黄文艳/文, 钱宇/摄 发布时间: 2025-07-16 已浏览: 13 次 |
为深化校地合作,促进产业发展,2025年7月10日上午,南通市集成电路产业科技镇长团团长、崇川区政府党组成员殷安生一行9人来校调研,对接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产学研合作等工作。学校产学研合作处副处长龚婧,材料与电子学部研究院院长李克林、副院长周子尧,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任玉荣、党委书记储志新、副书记程晓军、副院长王亚飞,王铮微电子学院党委书记吴青玲、副院长邱建华参加会议。会议由储志新主持。 任玉荣对殷安生一行的到访表示欢迎,并概要介绍了学校和学院的发展历程、学科特色与科研实力,期待与崇川区开展资源共享、平台共建、发展共赢,共同打造校地合作新典范。材料与电子学部研究院院长李克林介绍了研究院的相关情况,重点推荐了3个可成果转化的项目,期待着与崇川区相关部门深入交流,探讨合作模式,王诤微电子学院暨集成电路产业学院党委书记吴青玲介绍了所在学院的历史沿革、办学定位、专业特色及在集成电路领域的研究重点,期望与南通集成电路产业科技镇长团成员加强学术交流和成果转化中的合作,展现了常州大学服务国家战略新兴产业的坚实基础。 南通市集成电路产业科技镇长团团长、崇川区政府党组成员殷安生重点介绍了崇川区的区情概况、产业布局,特别是针对集成电路产业推出的富有吸引力的人才政策和科技扶持措施,表达了南通市及崇川区对吸引高端人才、促进科技成果落地的强烈意愿,通过各类创新项目和政策补贴,为企业和人才提供了有力支持。他热情邀请常州大学师生实地考察,期待在人才培养、成果转化落地等方面开展更深层次合作。 常州大学产学研合作处副处长龚婧重点阐述了学校在科技创新体系构建、产学研合作模式创新及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取得的成效与经验。她还指出,近年来学校依托国家级技术转移中心,江苏省10个技术转移中心以及县区分中心的平台发展势头迅猛,构建了“双高协同”新模式,与中石化,中石油以及地方上的科技龙头企业的合作成效显著。针对崇川区产业特色,学校将整合多学科力量全面对接共同推动校地合作取得实质性突破。 会上,举行了崇川区“科技人才高级顾问”和“校园引才大使”聘任仪式,标志着双方在人才共育与智力共享方面建立了新的合作机制。 此次南通市集成电路产业科技镇长团来访,是常州大学与南通市崇川区深化校地合作、共谋产业发展的重要一步。活动有效促进了双方信息互通与资源对接,为未来在人才共引共育、关键技术联合研发、创新成果转化落地等领域的深度合作描绘了清晰蓝图,共同致力于为长三角乃至全国的集成电路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
Copyright © 2004-2017 常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地址: 江苏省常州市科教城常州大学武进校区东区材料楼Tel:0519-86330095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与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