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26届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进度安排 |
| 发布时间: 2025-11-05 已浏览: 10 次 |
根据学校有关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规定精神和要求,启动2026届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为切实做好2026届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提高我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和水平,现将相关事项安排如下: 一、时间安排 25-26-1学期:
25-26-2学期:
二、工作要点 1.毕业设计(论文)选题要求 (1)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应严格执行系(教研室)、学院审核工作制,尤其在课题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课题的份量和难度等方面要严格把关。 ①选题要符合专业培养目标,符合学生对已学知识的综合训练要求。各专业的设计类课题及具有工程应用背景的课题应高于80%,其中设计类课题不低于30%。 ②选题的份量和难度要适当,因材施教,既使大多数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经过努力能按时完成任务,又使少数学习优秀学生的水平和能力在原有的基础上有较大提高,并鼓励学生有所创新。 ③选题必须每人一题。对于由多名学生共同完成的课题,必须明确每名学生应独立完成的任务,以保证每名学生都受到较全面的训练。每个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应按内容分别命题。 ④毕业设计(论文)的课题每年要进行更新。 (2)下列情况的课题不宜安排做毕业设计(论文): ①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内容明显与本专业培养目标、已学知识不一致。 ②题目范围过窄、内容简单,达不到综合训练和提高学生能力的要求或学生难以胜任的高难度课题。 ③毕业设计(论文)期间无法完成或不可能取得阶段性成果。 (3)选题结果报经学院认定。毕业论文(设计)题目一经确定,一般不得更改,确有正当理由需要变更的,须经指导老师审核,并及时在论文管理系统完成更改流程,保证毕设管理系统显示信息与论文上传文档信息一致。未通过开题答辩者,应进行整改。 2.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要求 (1)每位指导教师指导的学生不超过8名。首次参加指导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教师,所指导课题应在系(教研室)内进行讨论,并安排有经验的教师给予指导,所指导学生人数一般不超过4名; (2)鼓励聘请企业中政治素质过硬、实践经验丰富、理论水平高、责任心强的业务人员担任校外指导教师,参与指导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参与学生的过程考核以及综合成绩评定。选派本专业教师负责协同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掌握研究进度,把控论文质量。受聘的校外指导教师必须具有中级以上的技术职称。 (3)做好过程指导记录。指导教师在毕业论文(设计)的各个环节,都要对学生提出具体的量与质的要求,对每位学生的指导和答疑每周应不少于1次,及时掌握学生毕业论文(设计)进展情况。指导教师对学生的指导记录,由指导教师在毕设管理系统的“流程管理”-“填写指导日志”上传。 3.毕业设计(论文)要求 (1)指导教师要认真审定翻译材料,翻译材料要与毕业设计(论文)的内容相关,为近5年发表的论文或专著,并将其作为参考文献。工科学生不少于2万印刷字符(约合5000汉字)。 (2)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参考文献原则上应在20篇以上,且其中近三年参考文献要有10篇,至少有1篇外文参考文献,并进行规范著录与标注。 (3)《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前期材料、毕业设计(论文)正文格式要求、题目审核表、中期检查表等,可直接从毕设管理系统中下载。 (4)原则上,毕业设计说明书不低于30 页(A4纸,不包括附件),毕业论文正文(文献综述除外)字数不低于10000字。 (5)杜绝抄袭、弄虚作假等学术不端行为。毕业论文(设计)在答辩前需要进行查重以及AIGC检测,检测报告将作为毕业论文(设计)的成绩评定参考依据之一。毕业设计查重复制比不高于30%,毕业论文查重复制比不高于20%。 4.毕业设计(论文)材料归档及信息确认要求 (1)学生应按照毕设系统设定时间按时按要求提交材料,未按时提交者将作为中期检查及学院公开答辩的重点抽查对象。 (2)做好毕业论文(设计)信息确认。自2024年6月1日起,学位授予信息实施即时备案,涉及导师姓名、论文类型、论文题目、论文研究方向、论文关键词、论文选题来源、撰写语种等毕业论文(设计)相关字段,即时备案后原则上不得修改。在毕业论文终稿提交环节,学生须再次认真确认论文信息,论文信息同时将用于全国本科生毕业论文抽检,指导老师须加强审核,务必确认正确。论文研究方向最多可填2个(不超过15字),不得与学生所学专业名称一致,关键词建议3—6个,论文题目、研究方向、关键词两两之间不得完全一致。 (3)自本届起,毕业论文(设计)终稿须提交PDF格式文件。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Copyright © 2004-2017 常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地址: 江苏省常州市科教城常州大学武进校区东区材料楼Tel:0519-86330095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与管理中心
